撤销权行使时效区分不同情形。重大误解需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受胁迫时,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其他情形下,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若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并且法律规定撤销权行使期限为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期限届满撤销权就消灭。
为避免撤销权消灭,当事人要留意撤销权行使的时间限制。若遇到重大误解情形,应在九十日内及时行使;受胁迫时,胁迫行为终止后一年内要行使;其他情况则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一年内行使。同时要关注五年的最长时间限制,在规定时间内积极主张权利。✫✫✫✫✫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
(1)撤销权的行使时效存在多种情形。重大误解的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这一较短期限能促使当事人及时处理因误解产生的法律关系。
(2)若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旨在给予受胁迫者摆脱胁迫后合理的时间维护自身权益。
(3)其他情形下,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4)此外,不论何种情形,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撤销权便消灭。同时,撤销权行使期限属于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规定,期限一到撤销权即消灭。
提醒:
撤销权行使时效规定严格,当事人发现撤销事由后务必及时行使权利,不同情形时效不同,建议咨询以准确分析处理。✫✫✫✫✫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如果是重大误解情形,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尽快去行使撤销权,避免错过期限。
(二)若遇到受胁迫情况,在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三)对于其他情形,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四)要牢记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这个最长时间限制,不管何种情形,超过五年没行使撤销权就会消灭。同时要明白这个期限是除斥期间,不会因为一些情况而暂停、重新计算或延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重大误解者,需在知道或应知道撤销事由的90天内行使撤销权。
2.受胁迫者,自胁迫行为结束之日起1年内可行使撤销权。
3.其他情形,当事人要在知道或应知道撤销事由的1年内行使。
4.若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起5年未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撤销权行使期限属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相关规定,期限到了撤销权就没了。✫✫✫✫✫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结论:
撤销权行使时效依不同情形而定,重大误解九十日、受胁迫一年、其他情形一年,自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未行使则撤销权消灭,且该期限为除斥期间不可中止、中断和延长。
法律解析:
不同情形下撤销权的行使时效有明确规定。重大误解的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的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受胁迫的,从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其他情形则是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同时,若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都未行使撤销权,撤销权就会消灭。这里的期限是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不同,它不会因为某些原因而中止、中断或延长,一旦期限届满,撤销权就不复存在。这体现了法律在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同时,也维护了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如果大家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与撤销权相关的法律问题,不确定如何处理,可以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相关文章
未继承遗产被侵占如何处理
1.与侵占者沟通,说明其行为违法,要求返还被占遗产。 2.若沟通无果,收集证据,包括证明自身继承权的遗嘱、亲属关系证明,以及证明遗产被侵占的财产凭证、证人证言等。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请求返还遗产。法院依据相关法律审理,证据充分、诉求合理时会支持。
求帮助,如果我在麦积区地区,想了解一下,女孩只有某某6岁怀孕,男人应该赔偿多少?
如果男方与16岁女孩发生关系导致怀孕,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赔偿金额需根据以下不同情况综合判定: 1. 若男方明知女孩未满18周岁,仍与其发生关系并导致怀孕,应承担全部或主要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用、营养费、精神损害赔偿等。 2. 若双方自愿且无诱骗、强迫
医疗纠纷医院是次要责任的如何赔偿
1.医疗纠纷中,若医院负次要责任,先明确赔偿项目,常见的有医疗费、误工费等,造成残疾还有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 2.依据医疗损害鉴定书确定责任比例,一般次要责任比例在20%-40%。算出赔偿总额后,按比例赔偿。比如总额100万,比例30%,医院赔30万。 3.患者可和
上班交的五险一金辞职后怎么办
法律分析: (1)养老保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辞职后若进入新单位,新单位会继续为其缴纳,保障养老权益的延续;若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可自行掌握缴纳的节奏和金额。 (2)医疗保险的处理方式与养老保险类似,无论是转移到新单位缴纳,还是自己缴纳,都能
网上开设赌场获利25万通常判几年
1.网上开赌场获利25万算情节严重。按规定,开赌场一般判五年以下,情节严重判五年到十年,都要交罚金。 2.法院量刑会考虑多种因素,像嫌疑人有无自首、立功、坦白表现,是否积极退赃等。 3.若有从轻情节,量刑可能接近五年;有从重情节,可能接近十年。具体判罚依实
婚前欺诈可以撤销婚姻吗
法律分析: (1)可撤销婚姻的法定情形明确,仅包括因胁迫结婚以及一方隐瞒重大疾病这两种情况。一般的婚前欺诈不在可撤销婚姻范围内。 (2)若婚前欺诈不涉及法定可撤销情形,不能通过撤销婚姻来处理。此时可按离婚程序解决,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途径。 (
没有借条的借款时效怎么算
法律分析: (1)存在约定还款期限情形:即使没有借条,若能通过聊天记录等证据证明双方约定了还款期限,诉讼时效从该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三年。这意味着在这三年的时间范围内,出借人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借款人偿还借款。 (2)无约定还款期限情形:当无法证明存
离婚女方不承担孩子抚养费怎么办
女方不承担孩子抚养费,男方可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既关乎孩子权益,也是女方应尽的法律义务。 1.协商解决:尝试与女方沟通,明确其抚养义务,敦促支付抚养费。这是较为温和的解决方式,能避免矛盾激化。 2.法律途径:若协商无果,协议离婚
未满16岁惯犯盗窃怎么处理的
1.未满16岁惯犯盗窃,通常不承担盗窃罪刑事责任,会责令监护人管教,必要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民事方面,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尽到监护职责可减轻责任。有财产的,先从本人财产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2.对于解决此类问题,建议如
继承权能不能有偿放弃权利
1.继承权原则上可放弃但不能有偿放弃。继承权基于特定身份关系,是一种财产权利,继承人能自主决定放弃,且应在遗产处理前书面表示。 2.“有偿放弃”是以放弃继承权为手段获取利益,违背继承制度本质和公序良俗。继承制度保障基于身份关系的权益分配,金钱交易放弃